让梦想插上翅膀

发布时间:2010-8-12 18:02:02  浏览次数:790
  他对自己的言行定位是:平常、平淡、平凡、平静、但不平庸……所以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属于他的骄傲,他珍惜所有的痛苦!
 
  3月上旬,荆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收到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份专利证书,授予我市29岁的青年医师李克权发明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克痹通药酒”专利权。5月份,该专利经松滋、荆州两级科技部门的推荐,又被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证书。松滋市民营科研机构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也是松滋市近六年来唯一被授予省级科技成果证书的科技项目。
 
  李克权出生于松滋市万家乡金星集镇一个中医家庭,父亲李达清是乡下知名郎中,他经常跟随父亲跋山涉水,采集药材炮制加工。
 
  1993年,李克权从卫校毕业后,一边随父亲学医,一边进一步自学医药理论知识。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尝试着写一些医学论文或心得体会,居然先后在《亚洲医药》、《湖北中医》等报刊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1996年,不甘平寂的他只身来到山西太原,拜风湿病专家侯丽萍教授为师,学习风湿病治疗技术。侯教授对这位苦苦拜师学艺的年轻子弟格外亲睐,不但手把手地教给他许多治疗绝技,而且推荐他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使他很快便掌握了中医药理论知识并打下了从事医药研究工作的基础。1997年,他又拜国家级骨伤科专家罗有明教授为师,学习风湿骨病治疗技术,使自己的医疗水平又有了大幅度提高。1998年,他撰写的《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一文在越南共和国国际学术会上交流,受到与会专家好评并获得获得优秀论文奖。小试牛刀成功后,生在山沟沟的他在见了世面的同时,也对参加学术交流和研究医药发生了浓厚兴趣。短时间内,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本科脱产班继续深造。
 
  李克权的名声不径而走,一时间市内外慕名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2002年7月,经过松滋市科技局批准,他在原万家乡翠林山村卫生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松滋风湿骨病康复研究所,并在湖北大冶市、宜都市等地开设专科门诊。在有关专家推荐下,其发明的“克痹通药酒”于当年11月送到国外,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荣获第51届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同时被收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中国药品专利》中。今年3月,李克权的“克痹通药酒”经过艰难努力,一举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14688.2],从而成为荆州市医药卫生系统第一个获得授权的县市级个人,松滋市民营科研机构中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科研个人。
 
  李克权不但致力于医药研究,还以拳拳之心,给予了患者很多很多。在他所写的病历档案中记载着天南地北的患者病情,也记载着他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武汉市64中学32岁的青年教师严陈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多年,曾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地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病情越来越严重。绝望之时,他4月7日在湖北电视台《新闻早班车》上得知李医师能治自己的顽症后,立刻乘车来到松滋就诊,李克权采用克痹通药酒治陪仅两个疗程,关节疼痛便随之而消失,如今,他活动自如,重新拿起了教鞭,他踏上了心爱的工作岗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999年以来,李克权以骄人的业绩被国家卫生部医促会提名为“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并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吴阶平等领导的亲切接见。时任省卫生厅厅长、现任省政协常委的王宗贤也欣然为他题字,高度肯定他的敬业精神。同时,经市卫生局推荐,他的事迹还被收录进国家卫生部主办的《中国特色专科名医》一书中。李克权以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钦佩,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一切,他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驱动他,继续向前攀登。采访中,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与市中医院联合开发“克痹通药酒”。该药酒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进行药理毒理试验,并顺利进入临床一期试验阶段,为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荆州日报》(记者:谢作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研究院总部:湖北省松滋市万家金星路12号
联系电话: 0716-6660999 Email:kebitong@126.com
临床基地总院: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四机路39号
联系电话: 0716-8234999 Email:1733703839@qq.com

本站二维码:
扫描左侧关注我们
即可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