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受尽贫穷困扰的农村青年,曾经因为疾病折磨而差一点丧失行走能力的病娃娃,凭着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专心求学、刻苦钻研,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省重大科技成果。
1999年9月,经过层层筛选,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医师参加由卫生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组织的国际老人年夕阳红全国百家专科名医义诊活动,他是全国唯一推荐治疗类风湿的名医。
2004年5月,作为西部开发青年志愿者被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聘为陕西地区健康扶贫医学专家,国家卫生部医促会提名为"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其事迹被《东方之子》、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医药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报道,并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为他题词勉励。
他,就是万家乡荆州克痹通风湿骨病研究所所长——李克权
历经磨难终不悔
李克权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是乡下一名老“赤脚医生”。李克权的奶奶是位知书达理的人,积劳成疾患上一种久治不愈的崩症而病逝。刚从师范出来教书的父亲李达清在痛苦的煎熬中断然倾其家产,放弃仕途拜乡下老中医为师,在村里当上赤脚医生,治病救人。父亲给病人看舌苔、辩脉象、问饮食等,在父亲的熏陶下,李克权自幼就与“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每次出诊他都跟随乡里,并经常跟随父亲跋山涉水采集中草药。每天晚上,父子俩就在一盏煤油灯下,开始抄写背诵《药性三字经》,“……麦门冬,是寒性,既清心,且润肺……”
8岁时,体弱多病的他不幸患上了风湿病而瘫痪。那段时间,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 他强忍疼痛想站起来, 腿却千斤重似的,全身关节肿得像馒头,他又倔强地站起,又摔倒……几次失败后,李克权对风湿病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攻克这个危害人类的顽症。
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他的家本并不富裕,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也都卖完了。幸运的是上天往往偏爱那些敢与命运抗争的人。9岁那年,武汉的一位老中医给他开了两副中药后,李克权的病居然奇迹般好了。从那以后,他对中药的神奇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并立志长大后要去当医生,为风湿病人解除痛苦。
1993年,李克权从卫校毕业返乡,一边随父亲把脉问诊,一边自学医药理论知识,自采自用中草药等适宜技术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先后在《中国社区医生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国医药报》、《西北药学杂志》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了30篇学术论文。李克权以他忠厚质朴的为人和“酷爱学习、勤奋钻研”的奋斗精神,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去寻师问药。1996年,他只身来到山西太原,拜风湿病专家候丽萍教授为师,学习风湿病治疗技术。候教授对这位年轻弟子格外青睐,而且推荐他到北京去拜访尚天裕教授,并向他请教相关的专业知识。先后20多次自费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脱产深造。
志存高远攻难关
风湿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顽症,患者轻则疼痛难忍,重则四肢瘫痪,李克权看见很多患者痛不欲生的样子,就心里比针扎还难受。李克权就暗下决心,寻找一些治疗风湿病的良方,为了验证一个好的方剂,李克权总是首先在自己身上作试验。特别是个别方剂中含毒性较大的中草药是非常不好把握的,用量得当,效果明显;用量过度,会出危险。“是药三分毒”,为了尝药,他曾多次昏倒,有一次为了证实药效,服用超常用量5倍的马钱子,俗有“马钱子,马钱子,马前吃进马后死”之说法,服后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说话困难,继而进入深度昏迷,幸好他家人发现及时,给他洗胃、吸氧、输液才脱离了生命的危险。回忆起发明时的酸甜苦辣,李克权仍是感慨不已。他已记不清为了寻找一种名贵药材,他爬了多少山走了多少,受了多少次伤。1998年秋,他在五峰采草药时,一不小心, 脚一滑,轰隆一声从山峰上滚下,差一点没了性命,浑身都摔伤了,回来后在家里躺了好几个月。
“不到长城非好汉”。酷爱研究的李克权除了身体要受折磨和花费大量心血与汗水外,还要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克服金钱的羁绊,让自己的研究得以继续进行。1999年春,他带着药酒配方到北京去请教著名骨病专家尚天裕。到北京火车站后,却被小偷扒走了想方设法筹集的钱,他步行了60多公里路,才到达尚教授所在的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辛勤的探索,结合中外最新医学成果和临床实践,从800多种中草药和2000个治疗痹症的验方中进行分析、对比、筛选,选择了16味中草药研制出了一种药酒,通过实践证明,该药酒对治疗风湿病有奇效!风湿病人们常称“不死的癌症”,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痹即闭塞不通之意,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论,李克权将药酒命名为“克痹通”。该药酒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是松滋市近10年来唯一被授予省级成果证书的科技项目,在填补省内空白的同时,为松滋市医疗科技界增了光。2007年又一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与江西济世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外用药——“正骨康”,已上市推广,疗效确切深受欢迎。
扶威济困美名扬
李克权不但致力于医药研究,还以拳拳的爱心给予患者很多关爱与关怀。2007年8月,松滋市老城镇芦苇村13组黄海东(身份证号421087198705294216)从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毕业后,因患风湿病瘫痪在床,一病不起。由于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连生活都很困难,哪还有钱给他去看病,只有躺在家里,整天以泪洗面……李克权得知这一消息后,专程用救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黄海东家,将他接到了研究所,为他医治。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免去了黄海东的医药费、住宿费,还供他母子吃、住,并常给他们零花钱。去年腊月二十八,黄海东看到别的病人都要过春节了,只有自己和母亲孤单地留在冷清的病房里,不禁母子抱头痛哭。正在这时,李克权接母子俩到自己家里一起过春节。
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1998年抗洪、2007年南方雪灾、2008年5.12地震,李克权都积极带头捐款,表现出一个医生对灾区人民的爱心。
天道酬勤,汗水飘香。十多年来,李克权以关心大众疾苦为己任,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他认为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痛苦,让一个个病人走向康复,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骄傲。他在日记中写道:“要做好一名医生,不仅要钻研好医学知识,让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而且还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正是这样,2003年1月至今,李克权被当选为万家乡第十二届、十三届乡人大代表;2004年1月至今,被当选为松滋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常委;2005年1月至今,被当选为荆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摘自松滋共青团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