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健康把脉 送欢乐幸福到家
口记者 龚天姝/文 侯烨华/图

现场治疗
“千盼万盼,终于把‘健康社区行’活动盼到我们乡村来了。”
5月17日上午八点,在松滋市新江口镇尖山村村民委员会门前,人头涌动,慕名前来就医的村民们将义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活动持续了一整个上午,虽然中途天空下起了雨,活动转移至室内,但村民们的热情不减,聚满现场。这其中,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由松滋市残联组织前来参加活动的一群残疾人群体。这也是本次“健康社区行”活动组为了迎接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而为当地残疾人群体特别开辟的一条健康之路。
“我们一直在关注‘健康社区行’活动,你们关爱弱势群体,为需要帮助的人送温暖献爱心,让我们钦佩。如今,活动更是走进乡村,扩大范围,为基层群众服务,这是一次真正的惠民行动。”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经历的最真实的一场公益活动,让久居乡村、出行不便的弱势群体能够切切实实得到来自医院的服务,为不少需要健康帮扶的村民提供了方便。
花絮———
残障人士感激爱心人士送健康
活动现场,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由松滋市残联组织来求医问药的残疾人群体。“听说有爱心媒体组织医院来给村里的老人们看病,我们很感动,后来,残联的领导们给我们牵线,让村里的残障人士也能参加到活动中。”71岁的张常英是坐着轮椅来的,21年类风湿病折磨得她手脚都变了形,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她和同样行走不便的残障村民们一起,来到活动现场看病。
“感受到社会给予我们残疾人的温暖,让我们对生活竖起了信心。”张常英激动地说,她和同患残疾的村民们都很感激“健康社区行”活动组,带给了他们希望。
雨中众人搬桌子转移
活动进行到九点半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村民们纷纷撑起伞继续等待着医生们为自己检查,丝毫没有因为雨水而浇熄求医的热情。“赶紧转移到室内吧,那么多老年人,当心别淋病了。”人群里,一个人率先搬起桌子冒雨往室内跑去,他就是新江口镇党委书记杜道荣,经他提醒,大伙儿这才反应过来,和他一起抢着把义诊的座椅往村委会的大厅里搬。
你搬凳子,我搬椅子,还有人帮着搀扶老人和残疾人,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几分钟的工夫,义诊现场便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
老病患慕名前来道谢
“我想见李院长,我只相信他。”一位老姨妈一边喊着一边在人群里寻找着李院长。原来,这是来自尖山村一队的村民郑印美,四年前,她找李克权治好了折磨她多年的风湿病,从此,李院长便成为了她心中最信赖的医生。
郑印美说,听说李院长要亲自来尖山村给村民看病,她高兴得一大早就赶到村委会门口等李院长。“如果不是李院长看好了我的风湿病,恐怕我现在还在疼呢,这次,我是来向他道谢的。”郑印美在现场,用自己治愈疾病的经历鼓励着前来看病的村民。
专访———
送健康活动很有意义
——访松滋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刘传运
“5月18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听说‘健康社区行’要走进松滋送健康,我们便希望能够借助该活动帮助到更多更广的弱势群体,为我们需要帮扶的残疾人群体也能争取一片关爱的心。”刘传运告诉记者,尖山村目前有各类残疾人50人,因为病残,他们被沦为特殊困难的群体,不少身有残疾的老年人因为子女在外打工,自己出行不便,非常需要有医疗帮扶送到他们身边。刘传运表示,让弱势群体感受到各界的关爱,带给他们健康,让他们回归社会,这的确是一场意义远大的活动。
基层群众需要公益活动
——访松滋市新江口镇尖山村支部书记邓绍平
据了解,尖山村的老人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年轻时过度操劳而落下病根,患风湿病及腰椎病的老人相对较多。村子里现有老年居民200多人,20余户空巢家庭和10余户留守家庭,由于无人照料,不少老人得不到及时地治疗。“虽然村里有卫生室,但是一旦遇到重大疾病就需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大医院去就诊,这无疑加大了老人们看病的难度。”邓绍平说,这次的“健康社区行”活动是村里第一次接触到的公益活动,也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翘首以盼的一场真真实实服务基层的公益活动。
原载《荆州晚报》2014年5月19日第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