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小小的村级卫生室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一级综合性医院,不仅承担本地居民的预防保健、血防及医疗服务,而且还吸引大量外地风湿疾病患者慕名前来就医,真是了不起!”10月27日,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在全省首家村级医院——松滋翠林山医院调研过程中,对该院院长、风湿病专家李克权大加赞赏。
10月27日上午11时许,市委书记李新华轻车简从,在松滋市委书记蒋鸿、松滋市万家乡党委书记王德军等陪同下,来到新建不久的该村医院——翠林山医院,调研这家全省首家村级医院的建设及发展情况;李新华书记一走进医院大门,眼前顿时不觉一亮,只见门诊大厅宽敞整洁,医护人员忙碌有序,便和在岗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亲切交谈。
当从该院院长、知名风湿病专家、荆州市十佳政协委员李克权口中得知,翠林山医院于今年9月创办,由翠林山村卫生室逐步发展起来的,投入800多万元新建医疗楼及国家级标准10万级制剂中心,目前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4018平方米,现有员工45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人,开放病床40张,开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可满足百姓对看病就医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每年接诊患者上万人。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配备上,即使在全国,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拥有较优越的医疗卫生条件外,许多地方都是相对欠缺,因此在全国也属名列前茅。李书记称了不起。
随后,李书记走进治疗室,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详细询问患者就诊情况。当得知由于该院还没有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导致患者住院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政策时,李书记当即叮嘱陪同的松滋市委书记蒋鸿,要求其迅速研究并予以落实。
当李新华书记一行人来到一幅由松滋市残疾人联合会为感谢李克权多年来帮助弱势群体,专程送他的一幅“关心残疾人,真情献社会”的画作前驻足观看,陪同调研的乡党委书记王德军向李书记汇报:李克权的父亲就是我们乡村的一名老赤脚医生,几十年来扎根山村,服务村民。李克权子承父业,20年如一日,扎根山村,真诚为民。他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虽有多次留在大城市工作和发展的机会,但他仍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回报这片养育他的故土及乡村父老。不仅如此,他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近些年来,先后参加义诊、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近百次。
听到这里,李书记顿时来了兴致,亲切地说:“没想到在一个乡村,还有条件这么优越的医院,这与你20年来一直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你生于此,长于此,今后一定要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方便当地百姓看病就医。”
走进医生办公室,李书记慰问了正在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当得知3名年轻医生都是从知名医学院校毕业,并主动从城市大医院跳槽应聘到该院工作时,李书记再次称了不起,村级医院竟然能够吸引了城市里的年轻医生。
在二楼住院部病房,李书记走进病房看望正在住院的患者。突然发现几位患者都操着外地口音,便关切地问:“您是哪里的?您这病治疗有多久了,在这里的费用您承受得了吗?”福建政和县石屯镇石门村的周何清患者高兴地说:“我们几位是福建的,前段时间从在此看过病的老乡口中得知,湖北松滋翠林山医院治风湿病,疗效好,遂慕名而来求治,在这里住院半个多月了,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看病费用也挺便宜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水平,标志着一个地方的民生发展水平,体现着政府对民生发展的重视程度。听着患者的心声,李书记动情地说,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已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要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本土医护人员,建成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李书记对李克权的医术刮目相看,第三次称了不起。
走进三楼制剂中心,李书记驻足参观,并询问新建制剂中心的建设情况。李克权告诉李书记,该中心是严格按照国家10万级净化车间的标准建设的,正拟报批验收,制剂用于临床相对价格便宜,为患者节省了大笔费用。
参观完毕,当李书记得知李克权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且享受省政府政府津贴,不仅有这一家医院,而且在荆州城区有一家荆州克权医院,再次称了不起。
临行时,李书记握住李克权的手,一再叮嘱:“乡村条件虽然苦点,但你一定要坚守,既要医术精良,又要用心服务,更要尽职尽责。乡村医院的形象,同样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要努力建设广大村民满意的卫生事业,让群众足不出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更多的群众回归乡村医院就诊就医,缓解城区医院的压力。”此时,松滋市委书记蒋鸿表示:无论是官办、民营医院,只要具备法定资质,要大力支持,李克权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为基层医院树立了典范!
看到李书记如此关心、关注乡村医疗事业,李克权深受感动,他频频点头,并斩钉截铁地向李书记表态:一定会立足乡村,多为家乡父老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他说,创办这家村级医院的理念就是“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回报家乡为己任”,宗旨为“但求所在,不求所有”,从医原则为“有钱没钱都给病人看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荆州官方有关媒体报道整理)
2014年10月29日松滋市卫生局网站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