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建会员、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荆州克权医院院长李克权
口记者罗天宇 通讯员徐慧杰
李克权,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荆州市克痹通风湿病研究院院长,荆州克权医院院长。作为一名医生,李克权执着坚守,在风湿骨病研究领域突破创新;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李克权扎根乡土,以不计回报的付出对知恩图报做了最好的注解;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李克权心系民情,以务实直言的情怀为民意鼓呼。
行医为民在路上
“首届农村中医药发展鼓励奖”、“湖北省政府技术发明奖”、“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这一项项颇具份量的荣誉,见证了李克权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至今在风湿病研究领域二十多年的执着与坚守。
在荣誉面前,李克权有着自己的冷思考。
很多风湿骨病患者都是普通农民,他们饱受病痛折磨,却因经济条件所限而延误甚至放弃了治疗。在李克权看来,如果医术不能为病患,尤其是贫困病患服务,那么荣誉与讽刺何异。为此,李克权带着一份行医为民的责任和使命开始着手搭建为民服务的医疗平台。凭借着过硬的技术,秉承着“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回报家乡为己任”的理念,他成立了我市近五年来市直首家民营非营利性综合医院——荆州克权医院。这家医院从成立至今,究竟开展了多少次义诊、多少趟医药下乡,李克权自己也记不清了。
今年9月,他又在松滋市万家乡翠林山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发展成立了我省首家村级医院——松滋翠林山医院,承担着本地居民的预防保健、血防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外地风湿疾病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而这家医院也进入了市委书记李新华的视野。10月27日,李新华专程来到翠林山医院调研走访。当听到眼前这家一级综合性医院是在李克权的经营下从一个小小的村级卫生室逐步发展而来时,他对李克权20年来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李新华那句“你生于此,长于此,今后一定要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也成了李克权在“有钱没钱都给病人看病”的行医梦的路上继续求索的动力和支撑。
立足乡村,行医为民,李克权一直在路上。
为民鼓呼建真言
在精研医术的同时,李克权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怀揣参政为民的务实情怀,李克权借助义诊、讲座深入社区和农村,听百姓群众的乡音俚语,与他们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将自身工作的优势和便利转化为了丰硕的参政成果。
从关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关于尽快完善自闭症儿童救助体系》,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再到呼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大力发展民间慈善事业》、《建议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开办村级医院》……十多年来,李克权以第一提案人提交提案99份,联名提案227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提案大户”、群众心声的“传话筒”。
近年来,面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一重大社会民生问题,李克权再次站在了民众呼吁的前线。经过细致全面的走访调研,在今年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一份《把握体制好机遇,打造食品药品检验大平台》的发言材料呈现在与会人员面前。提案从我市社会民生发展的大局高度,从打造江汉平原食品药品检验平台的广阔视角,就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市长李建明更是对该提案的办理工作做了现场批示。
一份份反映民生、传达民情的提案,是李克权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双岗建功”的写照,同时也是他作为一名“十佳政协委员”与我市中心大局同频共振的自觉,更是为群众切身利益鼓与呼的自行。
服务社会献真情
李克权的成长经历让他一直将感恩铭记心头,成为一名民建会员后,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更是成为了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李克权的家乡松滋地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乡亲们的出行一直是一个大问题,李克权从这里走出来后,为家乡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资修路。经过几个月的多方奔走,李克权筹到7万多元修路资金,从此解决了家乡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他又带头筹措资金40多万元,用于家乡道路的亮化、绿化及排污设施修建。近年来,李克权参与的由民建荆州市委会、市妇联、市残联等单位组织的义诊就医、送医送药活动更是不计其数。
为整合统战优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今年以来我市统一战线在松滋卸甲坪土家族民族乡开展了以扶贫帮困助学为主题的“同心共建民族乡”工程。活动启动后,李克权主动请缨,自备车辆带领克权医院7名医护人员为该乡曲尺河村村民开展了义诊体检,并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药品。由于路程远、路况差,李克权一行颠簸近三个小时才抵达曲尺河村,看到已经有许多村民在此守候,一行人来不及喝口水、歇口气,就张罗着卸药品、摆仪器……十多个小时的不间断义诊,几百名乡民寻医问药,辛苦甚,欣慰尤甚。这趟医药下乡,对大山里的曲尺河村村民来讲或许是难忘的,但对李克权来讲,却只不过与他多年来无数次的义诊就医、送医送药一样,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李克权,也正是用这种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付出,在践行着一位医生、一名民建人的责任与担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对医学事业的执着敦促李克权不断超越,对家乡父老的真情鞭策着李克权不忘感恩,而民建更是让李克权有了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李克权正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履职能力成为荆州民建的一个标杆!
原载《荆州日报》2014年12月1日第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