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劳模、荆州市克痹通风湿病研究院院长李克权
□通讯员廖晓林
他无私帮助病患,是一位以热心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助人为乐为己任的医者。“有钱没钱都要给病人看病”是他贯彻始终的思想,也是他从医的原则。他就是省劳模、荆州市克痹通风湿病研究院院长李克权。20多年来,他参加义诊等公益活动数百次,共为社会弱势群体医治1.9万人次,减免治疗费、药品费及社会捐资达270多万元。
医者仁心 热衷社会公益
“李克权来卸甲坪义诊,今年已是第二次,为我们这里的村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向斌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民族乡、贫困乡,地处山区,留守老人众多,村民们看病面对就医难、缺乏医药费的难题。2014年8月5日,李克权率专家组来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为彭家沟村的村民们义诊,实实在在地为村民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不仅送医上门,还免费提供药品。
李克权的从医原则是“有钱没钱都给病人看病”,也是他毕生的追求。他常言“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心为他们服务。病人的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德艺双馨 演绎人间真情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仁爱的情怀。作为一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每次防疫战役,李克权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一线;每次抢险抗灾,都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每次爱心捐助,他都倾尽全力“解囊”。
医者仁心,李克权当之无愧。今年2月,媒体报道了“坚强母亲”程荣梅25年来为照顾瘫痪在床的两个儿子和保障一个正在读书女儿的经费,打多份零工,拣菜叶维持生计的故事。李克权得知后驱车前往程荣梅的家中,将仲少华接到医院免费住院治疗。经中医调整、西医治疗、心理干预及康复锻炼,程荣梅的病情大有好转。李克权还与她家结为“亲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定期送米、面、油、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及零用。
扶贫济困 资助困难家庭
松滋市老城镇芦苇村的黄海东,自幼丧父,刚满18岁便患上了“类风湿”,继而瘫痪,治病使这个家庭陷入极度贫困。母子俩相依为命,度日如年,整天以泪洗面……李克权闻讯,2007年10月4日,专程用救护车将黄海东接到医院里医治。通过两年的系统治疗,黄海东的病奇迹般的康复了,李克权不仅免去了他的医药费、住宿费,还为母子俩在医院提供了就业岗位。像黄海东这样的家庭在李克权的帮助下得到免费救治和帮扶的数不胜数,他在乡亲们的心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好口碑。
2011年11月7日,杨巍在父母的陪伴下慕名从重庆来到松滋找李克权求治。20岁的杨巍身体瘦弱,身高不足1.5米。李克权医生像对待亲人一样接待了杨巍一家,嘘寒问暖,饱受病痛折磨的杨巍竟一头跪在了李克权的面前。医者父母心,李克权决定免费为他医治。治病期间,杨巍的好学感动了李克权,当病情稳定后,他又全额资助推荐杨巍到湖北中医药高专药剂专业读书,保证杨巍学习、治病两不误。据悉,近20年来,李克权先后全额资助了10多名像杨巍这样的贫困学子。
情系桑梓 倾力回报家乡
从农村走出来的李克权,不仅用他的医德医术来帮扶弱势、济贫扶危,更是念念不忘家乡人民对他的养育与栽培。2014年9月,为减轻政府投资新建医疗机构的负担、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满足百姓对看病就医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李克权在家乡投入800多万元创办湖北省首家医疗设备齐全、配套设施先进的村级医院——松滋翠林山医院。2014年10月27日,市委书记李新华专程到松滋翠林山医院调研,对他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李新华称赞说:“一个小小的村级卫生室能够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一级综合性医院,不仅承担本地居民的预防保健、血防及医疗服务,而且还吸引大量外地风湿病患者慕名前来就医,真是了不起!”
虽然在公益事业的投入上李克权从不吝啬,但作为松滋翠林山医院院长、荆州克权医院院长、荆州市克痹通风湿病研究院院长,李克权自己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还挤住在不足60平方米公租房里,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日夜奔波,用爱心传递着真情,在默默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原载:《荆州日报》2015年10月19日下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