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关注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助推非遗传承发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6月7日,荆州市级非遗项目“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发展座谈会在蛇通酒配制技艺传承保护单位松滋翠林山医院蛇通酒研习馆内举行。
首先,举行了荆州市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揭牌,由松滋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晓红主持揭牌仪式,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先才现场庄重宣布:荆州市级非遗项目“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揭牌。
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先才、荆州市群艺馆馆长、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周晶、松滋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香菊、松滋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晓红、松滋市万家乡党委书记雷杨、蛇通酒配制技艺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克权医院集团创始人李克权共同为“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揭牌。
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科李虓尧、松滋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佘华丽、松滋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申开会、松滋市万家乡党委副书记曾涛及克权医院集团CEO黄忠平等领导共同见证“蛇通酒配制技艺”非遗工坊挂牌。 随后,观看了蛇通酒配制技艺宣传片,参观了蛇通酒配制技艺陈列馆、蛇通酒原液窖藏馆及万级净化生产车间等,进一步了解蛇通酒的传承与发展。还围绕非遗蛇通酒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非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期待蛇通酒养生品牌做大做强。
松滋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香菊指出,蛇通酒配制技艺是松滋市目前唯一传统医药的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要发挥好非遗工坊的优势,让非遗文化换发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绽放时代魅力。
据悉,蛇通酒配制技艺源于清朝嘉庆年间湖北洈水流域松滋万家境内,传承已二百余年,日臻完善,第六代传承人李克权、李克用以祖辈医者仁心之精神,将古方进行保护性的研究与开发,广泛用于临床,日常饮用养生,对症使用治病。
2018年“蛇通酒配制技艺”入选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蛇通酒涂擦项目”列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重点项目;蛇通酒作为荆楚地方特色健康品牌,现由湖北景川药业独家生产。因此,此古方内服不仅有疏通筋脉、祛散风寒、补肾温阳、强身健体之作用;而且外用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且对风湿痹症有确切作用。 |